调腔的乐理知识简介
调腔又称掉腔,是中国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戏曲活化石”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调腔的相关乐理知识,欢迎阅读!
调腔的乐理知识(一)
汉族戏曲剧种。也叫掉腔。明末清初流行于浙江绍兴一带,新中国成立前绝迹于舞台,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新生。传统剧目有《蔡伯喈》、《三关斩卞》等。
明末流行于浙江绍兴、杭州一带。清初张岱《陶庵梦忆》有所记载。用打击乐伴奏,以夹板、单皮鼓、大钹、手锣为文场,堂鼓、单皮鼓、大锣、小锣、 大钹、小钹为武场。由乐师帮腔,称为“接后场”。剧目以《西厢记》、《琵琶记》、《荆钗记》等为主。部分剧目用昆腔或四平腔演唱。清末调腔日趋衰落,一部分剧目与音乐已被绍剧所吸收,如绍剧《女吊》、《磨房串戏》等均为用调腔形式演出者。有人认为调腔系余姚腔之遗音,也有人认为调腔即徽池雅调。
又名绍兴高调、新昌高腔。有人认为是明代余姚腔的遗音,也有人认为出自弋阳腔,或受弋阳腔影响。调腔一名最早见于明末张岱的《陶庵梦忆》。清末以群玉班及新群玉班最为著名。1937年前,在浙东绍兴、萧山、上虞、余姚、嵊县、新昌、宁海、天台一带,还有20多个调腔班社活动,抗日战争期间全部解散。1954年重新成立了新昌新艺剧团(今新昌高腔剧团前身)和宁海平调剧团,并积极培养青年演员,收集整理传统剧目及音乐资料。当时,尚能演唱的`传统剧目有:《北西厢》中6出,《琵琶记》中21出,《玉簪记》中4出,《牡丹亭》中8出,《拜月亭记》中4出,《白兔记》中 6出,《吕蒙正》中8出,《荆钗记》中9出,以及《赐马斩颜良》、《三关斩卞》等出。此外,老艺人还能回忆出传统剧名目近百出,背出传统曲牌300余支。
调腔的乐理知识(二)
明代,越地出现调腔,俗称高腔或高调。明代是调腔的成长与发展时期,调腔形成于杭州、绍兴一带,而这里也正好是土生土长的“余姚腔”流布之区,调腔和余姚腔相互吸收、取舍,使调腔除了“北调南腔”的主要特征外,还融合了“余姚腔”的特色,使其内涵更为丰富,表演也更能吸引观众,这一时期,包容整个“朱明皇朝”。调腔剧目中大量的“明传奇”即形成于此。
调腔一名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绍兴人张岱《陶庵梦忆》:“朱楚生,女戏耳,调腔戏耳。” 张岱《陶庵梦忆》所云之朱楚生者,即为当时著名之调腔戏演员。“女戏”,是指唱调腔的女戏子。调腔,绍兴人称为高腔,以其“不托管弦、徒歌干唱、人声帮接、锣鼓伴奏”为其演唱特点。调腔流行于旧绍兴府、台州府所属各县和宁波、舟山、温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区。
清皇朝建立后,由乱入治,直至咸丰、同治,调腔由庙堂进一步走向民间,进入全盛时期,,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,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传。曲牌体、唱腔有调腔、昆腔、四平,以调腔为主,并有帮腔,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。明末至清中叶,调腔与昆腔一起在绍兴盛行。清末,昆腔趋向衰落,而调腔独受宁、绍、温、台一带观众欢迎。李慈铭《越缦堂日记》载,咸丰、同治间,绍兴城里有“群玉班”,新昌先后有“老凤台”、“凤舞台”、“大通元”,俗称有“十二副半”调腔班,从业人员达200人。
清、雍正十年(1732年)奉化孙埏于所著《锡六环》(见《古本戏曲丛刊五集》)第五折[醉乡]中,特注明“缕缕金”、“驻云飞”、“折桂令”、“北滚绣球”、“得胜令”诸曲,必须以调腔演唱。此当为昆曲夹唱调腔的最早记载。
调腔的乐理知识(三)
调腔的唱腔,系曲牌联套体,在长短句中偶尔有三、四、五 、六、七言的不同叠句。唱时每句句尾大多采用一字或数字的帮腔,或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,帮腔都由乐队以人声帮和,每个乐句的旋律趋向下滑,故有人认为“调腔”即“掉腔”的讹音。调腔不用管弦,只以打击乐伴奏。分文场与武场,不同音色的文武场打击乐器有28种之多。后因受当地昆腔和乱弹剧种影响,在极少数折子戏中增加了笛子及板胡伴奏,并仍然保留了尾音帮腔,艺人称它为“四平”。由于调腔长期在浙东山区活动,艺人又多来自新昌、宁海、奉化交界处的山坑冷岙,交通闭塞,受外来影响较少,至今尚保留了它的固有特色,对于余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的价值。
调腔音乐,特色鲜明。其声腔以调腔为主,兼及昆腔与四平。调腔音乐风格,古戏与时戏不同。古戏典雅清丽,体局静好;时戏则高亢激越,气势磅礴。调腔音乐特色有二:一是人声帮腔,渲染气氛,烘托剧情,制造悬念,刻画人物具有独特作用。二是锣鼓助节。通过打击的强弱、徐疾、高低、疏密及音色变换,来表达不同的感情与气氛。调腔乐队设鼓板、小锣、正副吹,五六后场,官弦乐等十几人。调腔行档有“三花、四白、五旦常”之称。调腔表演艺术以精湛细腻著称。张岱《陶庵梦忆》赞誉:“科白之妙,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。”